铜仁市水务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铜仁市水务局

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现将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关键少数”,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一是主要领导组织召开党组会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把宪法法律、党内法规、水利法律法规列入重要学习内容,完成2024年度普法责任清单任务二是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研讨,局党组班子成员、副县级干部在研讨会上作交流发言,开展2次法治专题讲座和1次领导干部“讲法”活动。三是“12.4”宪法宣传周,党组书记、局长杨小平带领新任职干部向宪法进行庄严宣誓仪式,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始终加强宪法学习宣传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治意识

(二)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落实法律顾问法制审核制度。一是制定印发《铜仁市水行政处罚基准(试行)》《铜仁市水行政执法裁量权基准(行政处罚除外)》,依法公开征求意见、法制审核、集体讨论决策等程序,为我市地方性涉水法规行政执法基准提供参考依据。二是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在法律咨询、协助进行法律风险防控、重大行政决策、重大合同签订等方面提供专业的法律依据和意见,共审查重大经济合同54份、规范性文件1份、重大行政规划2份,同时开展2次法律知识授课三是依法定程序修订《铜仁市二次供水管理办法(试行)》,市政府已于2024年9月10日印发实施,为城市供水安全和居民的身体健康提供制度保障

(三)深化“放管服”改革,行政权力更加精简高效。一是根据法律依据、职责权限事项变更及时调整“权责清单”,并报市政府审核通过后向社会公布,调整后的权责清单由144项变为145项(根据新施行的《贵州省农村供水条例》增加1项处罚),其中行政许可16项、行政处罚92项、行政检查11项、行政征收4项、行政确认2项、行政强制15项、行政奖励1项、其他类4项二是已全面实现“2+2+2”改革目标,完成共享电子证照绑定关联事项,“全程网办”工作全部完成,且占比已达100%12345热线有效来电转办率100%、按期办结率100%、回复满意率100%。

(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严厉打击水事违法行为。落实《铜仁市水行政执法效能提升行动分工方案(2022—2025年)》。一是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今年3月开展梵净山保护区水行政联合执法行动,6月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局和生态环境局开展锦江流域保护联合执法行动9月会同思南、沿河、德江、石阡印江县水务局开展乌江流域保护水行政联合执法行动暨水行政执法现场教学,排查出16个涉水违法问题,并建立台账、督促全部整改到位。二是办理水事违法案件。全市共查处水事违法案件37件,结案36件,罚款67.5734万元,案件查处数、罚款额创新高。其中河库案8件、水资源案23件、水土保持案4件、城镇排水案1件、招标投标案1件,其中市本级办理2件,罚款5.4734万元。三是开展案件查处市级督办。对碧江区和松桃、沿河县重大水事案件进行挂牌督办并现场指导,办结2件,剩碧江区1件申请缓缴罚款中。四是水资源费征收。2024年度市本级征收水资源费892万元,超目标任务完成442万元,并有序配合开展水资源费改税交接工作。五是开展案卷评查。组织开展2024年水行政执法案卷交叉评查工作,邀请市司法局、贵州懿村律师事务所、各区县水务局专家,评选出全市水务系统合法、规范、优秀的行政执法案件案卷2件。六是配齐执法装备。完成配备市、县水务局无人机6套、执法记录仪45台、录音笔45支,并开展全市执法无人机培训1次。

(五)深入开展普法宣传,营造依法治水管水氛围。一是全面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会同市水文局、市水投公司等5家单位,在市区开展集中宣传,向群众发放宣传《水法》、《长江保护法》、节水山洪灾害、节水常识等宣传资料3300余册,节水护水宣传纪念品800余份,解答群众供水、排污、水文等疑难问题80多个,宣传达500余人次。二是落实水务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八五规划(2020-2025年),指导全市水务系统深入开展普法工作,江口县利用水利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向县直单位干部、学校师生广泛宣传1200余人次,全市执法培训在基地开展现场参观学习。碧江区开展节水宣传进高校、进社区、进乡村,《铜仁市锦江流域保护条例》宣传成效突出。三是举办2期全市水行政执法能力提升培训班,邀请了省水利厅、市法院市司法局等专家进行授课,区县分管领导、执法人员等135人次参加培训。

(六)不断增强干部职工学法遵法意识,提高防范违法违纪能力一是79名干部职工在“法宣在线”平台参加贵州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参考率和合格率均达到100%。二是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共计17次学习《长江保护法》《铜仁市锦江流域保护条例》等涉水法律法规39部,10次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21部党内法规,9次学习《民法典》《国家安全法》等16部其他法律法规

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存在法制人员不足,难以满足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群众保护水生态环境意识不强,侵占河道建设、非法取水、违反水土保持、涉河工程建设项目未批先建等水事违法行为时有发生,行政执法监管缺位导致被生态环境督查、检察公益诉讼、追责问责风险增加。

下一步将全面开展水务普法、举办执法培训,加强日常监管和执法巡查,同时强化与检察机关、执法部门协调配合。探索对水行政执法突出单位个人表彰,以激励真抓实干,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动态调整完善权责清单、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为水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上一篇:

下一篇: